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www.yueshuba.net

抉择 bl we nbenc o m(1 / 1)

沉知周最终还是答应了。

或许做个纯粹的科学家没什么不好的,关起门做十年、二十年的实验,把冷板凳坐穿,如果能做出点真正留得下的东西,那就是功德无量。但时至今日,她早已不再是那个躲在高中物理实验室里的女孩了。

她有责任。

她清楚,要成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拥有话语权的科学家,光会埋头在一堆数据里做实验是不够的,你还得懂得如何向资本、向市场、向大众,讲一个足够动听的故事。

将一项复杂的科研成果的核心逻辑,在叁分钟内讲清楚,讲得足够有吸引力,比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还要难。演讲稿只有一页,配一张架构图。为了这张图和这叁百个字,她跟江寻的团队在线上开了六次会,来来回回到实验室现场开了叁次现场会。磨了两个星期,稿子改了叁版,终于敲定了最终稿。

七月十四号,峰会前夜。

沉知周盯着面前白板上d计算公式,已经看了快半个小时了。

一种隐约的不安感盘旋在心头,来自于明日演讲中的某个逻辑缺口,她一遍遍复盘ppt上的理论推演框架,企图找出那个若隐若现的漏洞。

光模拟电路,借用光学的干涉、衍射去模拟电子的运算逻辑,从而实现神经网络的计算。这思路没什么问题,也是目前学科主流的研究方向。但这并不是最完美的路,就好像教一个天生的飞鸟如何在地上奔跑。本质上还是把光当成电的替代品,用的还是电子计算的那套陈旧思维范式。

如果不模拟呢?如果彻底抛开电子芯片的逻辑,让光做它最擅长的事呢?

矩阵乘法。

庞大的ai模型在计算时,最核心的动作就是巨量的矩阵乘法。如果……如果能让光本身,在物理传播的过程中就直接完成这个运算呢?

一束经过调制的光,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光学元器件阵列。这个过程,本身就是一次输入向量与系统矩阵的线性变换。光的强度和相位变化精确地对应了一次大规模矩阵乘法。近乎零延时,也没有电子热效应带来的功耗瓶颈。

沉知周脑中的思绪越来越清晰,她顾不上看时间,立刻拨了江寻的电话。

电话那头有点吵,似乎有不少人。

她将自己的想法简扼地复述了一遍。电话那头沉默了大概半分钟,随后传来江寻的声音,“叁十分钟后,我去你们实验室”。

江寻听懂了。

沉知周确实是天才。

可时间太紧。明天下午叁点,路演就要开始。所有的材料、数据模型、甚至是江寻准备了半年的演讲稿,都要在十二个小时内全部推翻重来。请记住网址不迷路p o18r nc o

他们坐在空无一人的实验室里,面对面坐着,谁也没说话。白板上画满了她仓促间列出的几个关键的可行性论据,是他刚才听完她的阐述后亲手写下的。

两个选择。

走那条最稳妥的路。用准备了半个月的方案,讲一个四平八稳的故事。以棱镜现在在业界的声望,加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背书,拿到融资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
又或者,走一条最疯狂也最迷人的路。

“周周,”江寻就这么看着她,“无论今晚你的决定是什么,我都会支持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